文档范文网 >主持词 > 主持词大全 > [民间故事有哪些]民间故事之齐白石三遇画神的故事

[民间故事有哪些]民间故事之齐白石三遇画神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1-08-02 来源:主持词大全 点击:

【www.tibetly114.com--主持词大全】

  齐白石20多岁后才开始画画,原来当木匠,可是画了十几年,到了40岁的时候,还是没有画出名堂来。先后拜教过的几个画师,见他虽然有恒心,只是太过笨钝,不是块料儿,大多都放弃了他。但是之后他会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齐白石三遇画神

  齐白石20多岁后才开始画画,原来当木匠,可是画了十几年,到了40岁的时候,还是没有画出名堂来。先后拜教过的几个画师,见他虽然有恒心,只是太过笨钝,不是块料儿,大多都放弃了他。他呢,倒是没灰心,继续画,画了还上街上卖,当然很少有人买。

  这天他又坐在街上卖画,快一个上午了,也没有人在他跟前停留,更别说有人买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位衣着破旧的婆婆。就在走到他画摊不远时,给几个你追我跑的半大小子撞倒了。几个小子一看,是个破衣旧衫的讨饭的婆子,一声呼啸,都跑走了。齐白石赶紧过去把她扶了起来,并让她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在旁边站着。

  婆婆歇息了一会儿,好像回过神儿来了,就问齐白石:“你卖画呀?”齐白石回答是。婆婆又问:“好卖吗?”齐白石听了,苦苦一笑说不好卖。婆婆又问为啥?齐白石有点尴尬,说,自己画得不好。婆婆“哦”了一声,就低下头看画,看了一会儿就说,是画得不好看。齐白石更有些不好意思了。婆婆又问他:“你这画是在屋里看着别人的画画得吧?(临摹)”齐白石说是。“你这么画可不行啊,你画不过那些老画,你得先看后画。”这句话让齐白石觉得有点好笑,心说,不叫我看着画,又叫我先看后画,这不跟没说一样吗。就说:“我就是先看后画的呀。”婆婆听了摇摇头说:“哎,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跟你说,别看画里的山,画里的水,要到外边去看真山真水。”齐白石好像还有点不大明白。婆婆又说:“这画呀,只有看在眼里的,记在心里的,再画到纸上的才好。”齐白石还不明白。婆婆又说:“你知道画从哪里来的吗?”“画出来的呀”齐白石马上回答。婆婆摇摇头说:“不对不对。”“不对,你倒说说,怎么不对呀?”齐白石反问道。婆婆就说:“画生于天地,成于心间,流于笔墨,展于纸端。”说完这话,婆婆站起来走了,等齐白石恍然大悟了,想道声谢谢时,婆婆已经不见了。

  第二天,齐白石就走出了家门,走进了深山大川,江河湖泊之间,一走就是五年,遍看了江南江北许多名山名水,画艺也有了大涨大进,齐白石的画有人买了,靠画画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事情又过去了几年,齐白石的画又卖不动了,因为他的画一直都在原地踏步,人们就不愿意买了,他心里也随之生出了郁闷。

  这天他正在街上卖画,一抬头又看见了那个婆婆,只是比以前老了不少。齐白石赶紧起身,把婆婆扶到自己的座位上。婆婆看看说:“你又在卖画呀?”齐白石点了点头说是。“好买吗?”婆婆又问。“原先还行,现在不行了。”齐白石如实回答。“哦,是这样。”说着婆婆低头看了看画,就说:“你这画太大了”“太大了?”齐白石不明白。婆婆又说:“你看看,你这些画,都是大山大水的,多大呀,画这个,你弄不过那些老东西们,你应该弃大抓小。”“弃大抓小?”齐白石还不明白。“哦,你想想呀,这山上就没别的吗,水里就没别的吗?”齐白石想了想,说:“山上有兽有鸟,水里有鱼有虾呀。”“对呀,你画鸟画鱼,不就是弃大抓小吗。”婆婆笑了笑说。“对呀,对呀!”齐白石明白了。婆婆一看齐白石明白了,站起来笑着走了。于是,齐白石再进山林草川河汊,可看得不是山,是鸟是虫,看得不是水,是鱼是虾。

  忽然有一天,他看到了有牧童骑着水牛过河,便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于是就抓景画了一幅《牧牛图》没想到这幅《牧牛图》卖了大价。从此以后,齐白石画风有了重大转变,以鸟虫鱼虾为主了,他画得鸟虫鱼虾都很受人们的青睐。

  山河鸟虫鱼虾丰富了齐白石的画笔,齐白石更明白,要让画笔常青常新,就得不断地丰富它充实它。他一直记着婆婆给他说过“画生于天地”那句话,所以,从没有停止过到大自然中汲取的脚步。这天,他又来到山上河边,仰起头来看树上的鸟,俯下身子看水里的鱼,趴在地上看草间的虫,到中午时分就有些累有些倦了,只得坐下来休息。他摸着有些酸痛的腿,忽然想到岁月不饶人,因为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不免有些伤感地闭上了眼睛。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忽然就看到那位婆婆站在跟前。婆婆的腰弓了,人矮了,很老了。寒暄过后,婆婆就问他画画的事。齐白石有点伤感地说,岁数大了,腿脚沉了,有点走不动爬不动了。婆婆听后,笑笑说:“无妨无妨,这可正是你登高的时候啊。”齐白石听了,觉得婆婆是为他宽心,或者说逗他玩儿,凄然一笑说:“我虽然赶不上你老这般年纪,可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如何登高啊。”婆婆又对他说:“无妨无妨,淡远浓近嘛。”说罢婆婆颤颤巍巍地走了。

  “淡远浓近!”齐白石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忽然想笑,因为它应该叫“远淡近浓”这是个术语,话都不知怎么说了。再说,这画画的技巧跟我的腿脚有什么关系?齐白石不明白。他看看已经走远的婆婆,忽然就觉得是她太老了,糊涂了。婆婆的话他没再去想,体力也恢复些了,就又开始看鸟看虫看鱼,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回家已经来不及了,看到不远处有户人家,就走过去,想借宿一晚。给他开门的是个汉子,有四十来岁,身子还有些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进屋后又看到汉子的婆娘和两个孩子。

  汉子一家很热情,饭后,齐白石也是累了,当夜无话就睡了。第二天早饭后,齐白石问起汉子的腿是怎么伤的。汉子告诉他是上山打猎的时候摔得。齐白石看看汉子的腿,又看看一家四口,忽然就为他们的日子担心了,还想多给他们些钱。可是汉子告诉他,过得很好,原先他是靠上山打猎,下河抓鱼为生,现在靠养山鸡,养鱼虾为生。齐白石听了很感兴趣,就让汉子带着他,看了院东圈里的山鸡,院西塘里的鱼虾,看着看着,忽然间,他明白了“淡远浓近”那四个字的含义。

  齐白石又提起了精气神,回家后,就把鸟虫鱼虾养在了院里屋里。这样,他就不用上山下河,也能看鸟看虫看鱼虾了。不仅能看,还看得更好更真。尤其是那虾,一游一动,如:收尾,弓身,扬须,伸鳌,钳物,还有那半透明的身子,都一清二楚,这可是在江河里很难看到的。

  有了这些观察,齐白石画得虾越发地逼真了,生动了。一次,他把画的一幅不大的虾图,以8元的低价放到展会上。就是这幅小画,成了大画家徐悲鸿眼里的金子,不仅买走了画,还聘用了人。齐白石也一发不可收,成了扬名中外的大画家,画虾的宗师。

  齐白石三遇婆婆,“先看后画、弃大抓小、淡远浓近”十二字,让他找到了北,也把他推到了绘画高峰。他想对婆婆说声谢谢,可是再没有遇到她,他去访,也没有访到。不过有人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可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说:1864年,洪秀全死了后,清军就打破了南京城,抓了洪秀全下边的那些个这王那爷们,但是,没有抓到洪秀全手下那个女画师,她逃了,逃进了山里。另一个版本说:“抓住了,是绑在柱子上,开刀问斩的时候,刽子手一刀砍下去,砍断了柱子,人却不见了,因为她是个神仙。不过两个说法还有个共同点:婆婆就是那个女画师。

  哦,照第一个说法,婆婆就是个凡人了。可是,在齐白石的心里,更愿相信第二个说法:婆婆不是凡人,是神仙。

  一幅画让乾隆彻悟

  乾隆刚登基那会儿,一门心思钻研诗画,疏于朝政。

  一幅画让乾隆彻悟乾隆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老城街一个叫草墨堂的画社。这一日,乾隆乔装打扮后,又带两个随从前往。他手持折扇刚迈进草墨堂,掌柜廉三寸就忙不迭地拱手相迎:“黄老板,几日不见又上哪儿发财了?爷今天又带来什么墨宝?让小的们开开眼。”

  乾隆哈哈一笑,命随从展开所带的得意之作,这可是他近日来绞尽脑汁所绘的《雪松图》。画卷展开,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气势磅礴、神韵十足的一片雪松。众人看了个个竖起大拇指啧啧称奇,说此画神了,绝了。

  乾隆经这么一夸,心里早乐开了花,用力抖动着手中折扇,完全飘飘然了。廉掌柜急忙吩咐下人:“来呀,把这些酒菜全撤了,到八仙楼给我要最好的酒菜,只有美酒佳肴才配这天作佳画呀。”乾隆扇子一收,阻拦道:“唉,这桌还算我的,照旧。”随从立即心领神会地出了门。

  这时,门外突然有人嚷了一声,声虽不高,入耳却如响雷:“此画虽好,却少了一丝生机,没有画活。”大家一惊,抬头却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站在门口。

  廉掌柜恼羞成怒,怒不可遏地驱赶道:“滚一边去,什么泼皮东西,你懂个屁呀!”

  乾隆也觉得丢了颜面,仔细打量了和尚一番,不屑地说:“既然这和尚懂画,就让他进来指点一二。”廉掌柜很不情愿地把和尚领进来。

  为了挽回黄老板的面子,廉掌柜讥讽和尚:“你说这幅画没画活,那你给我们画一幅让我们大家看看。我家世代经营这个草墨堂,却从没有人听说能把画画活的。”众人也催促着。和尚惊恐地望着大家,说自己一时胡说,乞求大家饶恕。刚想跑,又被大家拉了回来,非要他作画不可。

  恰在此时,随从带来的美酒佳肴摆了一大桌子,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

  和尚没法,推说只有自己醉了才能画出会活的醉画。乾隆让人赏他一杯,和尚却说至少一坛。乾隆咬牙切齿地说:“只要你喝完酒,痛痛快快地给我们画幅能活的画,这一桌酒菜全赏你。”

  和尚也不含糊,端起酒坛“咕咚咕咚”仰脖喝起来,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此时的和尚面色泛红,走路跌跌撞撞已有七分醉意,就连提笔的手也哆哆嗦嗦。蘸墨时溅了一桌子,提着笔犹豫不决,任凭墨汁滴落在纸上,借着滴落的墨汁歪歪扭扭地作起画来,不多时就收了笔。人们围着画转了好几圈,也没有看出画的特别之处,那稀稀拉拉的全是松树,反像个草图,乱七八糟的。大家觉得受了莫大的羞辱,一个个气急败坏地挽起了袖子,要打和尚,却被乾隆制止了。就见和尚用嘴吸了一口墨汁,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含在嘴里,撑得两腮鼓鼓的,来到画前,张开嘴就是一喷,只见混了酒的墨汁纷纷扬扬落到画上,慢慢地演化成一朵朵雪花,飘飘洒洒随风舞动。人们惊得目瞪口呆,漫天飞舞的雪花,苍松翠柏,群山隐约,果然是活灵活现。

  和尚趁机来到桌前狼吞虎咽起来,不多时,就风卷残云一片狼藉。酒足饭饱刚想开溜,乾隆一使眼色,随从立即把他摁住。乾隆拍打着扇子,咄咄逼人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是跟谁学的画?”和尚站都站不稳,要不是有人架着,早就成了一摊烂泥,他含糊其辞地说:“我叫觉远,是南山寺的和尚,我……我是跟我师父学的画。”

  廉掌柜见黄老板动了怒,指着和尚骂道:“混账东西不识抬举,这位爷你也敢冲撞?你知道这位爷是谁吗?整个京城都是他的,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个儿,真是瞎了狗眼。”

  和尚恼羞成怒,醉醺醺地说:“你才瞎了狗眼,你们都瞎了狗眼。甭说京城是他的,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廉掌柜气得七窍生烟,上来就是一耳光,乾隆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疑惑地问和尚:“你凭什么说整个天下都是我的?”和尚顺势一跪,惶恐地说道:“贫僧觉远冲撞了皇上,请皇上恕罪。”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和尚直言道:“我师父经常到这个店里,收藏上好的字画。有一次,我师父得到几幅画,仔细观摩后大为震惊。他曾在护国寺见过皇上的真迹《残荷图》,也临摹了一幅,一对照笔法毫无二致。我从小深得师父真传,从画法笔锋中,也就参透了那幅《雪松图》就出自当今圣上之手。”

  乾隆哈哈大笑,搀起和尚,感慨地说:“你尚有如此才能,你师父想必是世外高人。朕有一难题不知你们能否帮朕化解?”

  乾隆踱着步子说道:“有人给我出了这么一句诗,‘山中隐古寺,晨钟惊鸟飞’,要我配上一幅相得益彰的画。晨鸟易描,钟声难绘。更难的还是这个‘隐’字,既然隐就不能露出脊梁片瓦,真是让朕煞费苦心。”

  和尚考虑良久,说:“如果皇上有心,一个月后请屈驾城南的南山寺,到时会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复。”

  不几日,此事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当地的抚台大人听说皇上要上南山寺,赶紧拿出一大笔库银,请来能工巧匠不分昼夜地干活,一个月内将寺庙修葺一新,还请来了许多高僧。

  到了说定的这天,通往南山寺的路被围观百姓堵了个水泄不通。没办法,当地官员只好把寺庙层层围住,并派重兵开出一条道来,等待着皇上大驾光临。

  眼看着日薄西山,也没有见到皇上的影子,百姓们渐渐散去,官员也只好鸣锣收兵。觉远看着走入暮色的人们,失望地关上了庙门。这时,有个念经的老和尚叫道:“觉远。”和尚一惊,这声音好耳熟,循声望去,只见老和尚正慈眉善目地看着自己。觉远定睛一瞧,惊喜万分地叫道:“皇上——”

  乾隆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上一“嘘”,觉远心领神会地把乾隆引入禅房。乾隆摘掉帽子和胡须,如释重负地说:“觉远,你师父呢?传来让朕一见。”觉远闻言,扑通跪倒,哽咽道:“我师父已圆寂五年。”乾隆不悦了:“你师父既已圆寂了,为何当初不告诉朕?你把朕骗来,到底有何用意?”

  觉远讨饶道:“皇上开恩,请让小僧慢慢道来。五年前师父圆寂,把寺庙托付给了我,我却把心思全放在了赋诗作画上,别人施舍的银两全让我用于书画收藏,疏于管理弄得寺庙败落,师兄师弟把所有的字画席卷一空全散了,寺庙因无钱修缮,眼看就要倒塌了。我不想让师父一生的心血全毁在我手里,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因为只有皇上的到来,才能让那些官吏出钱修庙,招僧引人,请皇上开恩。”乾隆恍然大悟:自己因贪恋诗画而废了朝政,跟和尚又有何区别?

  但乾隆毕竟是当今圣上,岂能被如此戏弄,他勃然大怒:“你这秃驴,也太猖狂了,可知这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觉远坚定地说:“我知道,可是皇上出的那道难题,我会给皇上一个答案的。明天早上,只要皇上顺着小路从后山下去,找到山脚下的望山石,就会明白了。”

  第二天拂晓,乾隆和打扮成和尚的随从,用完斋饭后早早来到后山脚下,果然看到了一块大岩石上写有“望山石”三个大字。

  一个时辰后,林荫间的小路上,走来一个挑水的和尚。他不是别人,正是觉远。他从容地来到小溪边装满两只水桶,临走的时候,回头朝着乾隆笑了笑。乾隆目送着觉远走后,吩咐道:“立刻回京。”随从不解地问:“皇上,和尚还没给出答案,就这样轻易放过他?”乾隆用扇子在随从的光脑壳上一敲,责怪道:“榆木脑袋不开窍,和尚已经给出答案了。”随从莫名其妙地直挠头皮。

  乾隆回京后,就迫不及待地让人准备好笔墨纸砚,笔走游龙如有神助般画了一幅画后,就急忙宣召纪晓岚觐见。

  纪晓岚看罢大为赞赏:“朝霞似锦,群山叠翠,整个布局十分壮丽。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的小溪边,一个和尚正在挑水,说明山中必定隐有寺庙,妙!再看空中杂乱无章的飞鸟,肯定是遭到晨钟的惊扰,让人看后如钟声犹在耳边回响,这幅画有声有色,把‘山中隐古寺,晨钟惊鸟飞’表现得淋漓尽致,妙不可言!”

  乾隆幡然醒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觉远聪慧异常,技高一筹,寡人不及。是觉远给朕上了很好的一课,让朕大彻大悟。朕悔当初不听良言忠谏,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纪晓岚趁机说道:“既然如此,皇上为何不赏这个和尚呢!”

  乾隆当即让纪晓岚拟旨:赏觉远一件金丝袈裟以示皇恩,并让纪晓岚亲宣。纪晓岚领旨后,比自己得了奖赏还开心。他布的这局不仅救了南山寺,还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本文来源:http://www.tibetly114.com/zhuchici/116726/

为您推荐

京ICP备10439331号

CopyRight 1996-2018 www.tibetly114.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档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