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范文网 >节假日 > 重阳节 > 重阳节杰出校园作文借鉴参考(合集3篇)

重阳节杰出校园作文借鉴参考(合集3篇)

更新时间:2022-12-04 来源:重阳节 点击:

【www.tibetly114.com--重阳节】

节假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当我们准备迎接重阳节到来时,可能老师会要求我们来写一篇重阳节主题作文,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那么重阳节作文应该如何书写你知道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杰出校园作文借鉴参考(合集3篇),欢迎品鉴!

【篇1】重阳节杰出校园作文借鉴参考

白叟这个词对我们并不目生。糊口中,我们却经常忽略了白叟,今天九九重阳节,让我们一起去敬老院,看望白叟吧!

我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今天去敬老院看望白叟。这不,小伙伴们一大早就来了。我们走进敬老院。看见好多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自己一个人伶丁伶仃——大多数在敬老院白叟都没有儿女。

首先,我们去到了一个老奶奶房间,看见老奶奶正步履缓慢梳头,我赶紧走过去对老奶奶说:“让我帮您吧!”给老奶奶梳好头发,顿完房间后,我们便把老奶奶扶出去晒太阳了。

在院子里,我看见老爷爷、老奶奶们都不怎么流动,我们便把老爷爷、老奶奶们会萃起来,放起音乐,教他们做起广播体操来。做完后,我们又要陪他们聊了会天,知道了他们许多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是一个叫——李尹珍奶奶。

李尹珍奶奶固然已经75岁高龄了,可她却非常活泼呢!

李尹珍奶奶又一双大大、水灵灵眼睛非常漂亮,有一个高挑鼻梁,还有……对了,李尹珍奶奶标志就是她笑脸,她说,她年青时候非常爱笑,她以为笑可以打败烦恼,她座右铭是:不开心要过一天,开心也要过一天,那何不如开开心心笑着过一天呢?

回到家后,我当真地想了想,这个世上最美、最好是白叟,让我们对白叟好些。你说是不是?

【篇2】重阳节杰出校园作文借鉴参考

农历玄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白叟节"由于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玄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以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流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流动。九九重阳,由于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成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寄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仲春二、三月三、蒲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和玄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玄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据有重要位置,是信奉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玄月,秋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眺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物,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利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玄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喝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由于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寄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玄月九日定为白叟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篇3】重阳节杰出校园作文借鉴参考

今天是重阳节。一大早,我就和父母、爷爷奶奶、弟弟一起预备了去楠溪江野餐的工具。

当我们到达楠溪江时,我们选择了大树下的一个旷地作为野餐的地方。爷爷教我怎么造炉子,奶奶教我怎么生火。经由一番努力,我终于把炉子架起来了,点着了火。爷爷居然在一旁笑了,奶奶拿着镜子在我眼前晃了晃。原来我点火的时候脸被熏成了“张飞”。

野餐后,我们去乘竹筏。在竹筏上,我问爷爷奶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冲我笑笑,显然奶奶知道。奶奶看着爷爷说:“你爷爷当然不知道,他只是一匹大马。”。爷爷偷偷朝我眨了眨眼睛,冲我做了个鬼脸,这是明明知道的。

过了一会儿,我的目光转移到了一个人多的地方。一些人在河边玩耍,一些人在享受厚味的食品,一些人在享受暖和的阳光,一些人在玩耍.在小溪边,我还捡了几块五颜六色的石头,外形各异,非常漂亮。

我真的但愿天天都有一个假期,天天都能和爷爷奶奶渡过这样快乐的`时光。

本文来源:http://www.tibetly114.com/jiejiari/318206/

为您推荐

京ICP备10439331号

CopyRight 1996-2018 www.tibetly114.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档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