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范文网 >祝福语 > 事业祝福语 >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更新时间:2021-08-23 来源:事业祝福语 点击:

【www.tibetly114.com--事业祝福语】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文化体制改革就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保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篇1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阶段改革任务的安排部署。规格很高、意义重大。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进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第一步,我们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对文体局、广电局、电台、电视台进行合并重组,打响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战,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好了局,铺好了路。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奋战在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新设置的三家单位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艳霞部长就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转观念,提认识,抢占文化发展先机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武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占先机、不改没出路。我们要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抓文化只投入无效益的观念,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在意识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培育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主体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投入、强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的最优化,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们要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广播电视台和县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体现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要优化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逐步推行项目资助和政府订单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三、转机制、聚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

  创新体制机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因素。胡锦涛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们要以此次设置“一局一台一队”为契机,进一步坚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用市场激活文化,用竞争激活艺术,使文化体制更好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擦亮“XX文化”、“XX文化”、“XX文化”三张牌,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加速文化企业改制,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同志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改革力度大小与否、进展的快慢、成效如何,关键还是取决于各部门、各乡镇的协调配合。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研究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文化名家、文化大师、领军人才和基层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从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经济强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篇2

  同志们:

  刚才春香同志就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方案做了重点传达,有关方面递交了责任书。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进行了多次研究,决定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目的是为了真正统一我们的思想,抓好我们的工作。省里对文化体制改革非常重视,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的材料已发给大家,请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四点意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来说,文化是一种资源,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文化是一种城市形象,不同的城市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而风格迥异、各具魅力;文化是一种生产力,随着文化与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文化又是一种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勤奋、拼搏、开放的文化精神是城市发展繁荣之根,奢侈、保守、落后的文化精神是城市衰败之源。城市的振兴首先是城市文化理念、城市精神的振兴 加强文化建设,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于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

  优秀文化能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抓文化建设就是抓经济,也是抓发展。我们必须克服重经济、轻文化,先经济、后文化的倾向,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

  (一)文化创造价值,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文化产生聚变效力,具有巨大的价值创造功能。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它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传承,永远不会消亡、永远不会过时。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强国美国,文化产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增加值比重在25%以上,全美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电影产量虽仅占全球的6%,而市场占有率却在80%以上,仅影视衍生品产值就达187亿美元。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仅漫画、动画、游戏产业就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国产电影《建国大业》票房收入预计突破4亿元,创国产电影之最。创意经济因文化而兴,据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20亿美元,高新技术文化产品的品种每年增长速度在60%以上。文化是品牌经济的价值源,我们汨罗的屈原酒、长乐甜酒,因其独特的文化而备受市场青睐,同仁堂、全聚德、可口可乐、麦当劳等依赖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成为大众永久的消费品牌。我们要以文化为内核、为载体、为手段,提高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质量和效益,助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文化塑造形象,是经济发展的磁场。文化是区域形象的灵魂,拥有先进文化的地区,区域形象就能赢得世人的美誉和向往。汨罗,位于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畔,因流经境内的汨罗江而得名。这里源远流长,人文荟萃;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汨罗既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晚年生活、创作和投江殉国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哺育了彭家煌、杨沫、康濯等当代文学名家,留下了宋玉、贾谊、司马迁、韩愈、苏轼等历代文化名人问祖寻根的足迹。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我们的文化优势,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宝贵资源。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中国汨罗江龙舟节、中国龙舟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故事会(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七大文化品牌饮誉中外,被列为长株潭屈原文化旅游基地。我们精心经营“中国龙舟名城”、“中华端午源头”品牌,连续5年成功举办国际龙舟节,提高了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么优秀的文化一定要传承下去,因为它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拍手称快。我们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来包装、推介、提升汨罗,为汨罗经济发展赢得口碑、信心和实惠。

  (三)文化提升品位,是经济发展的支撑。 我们正在筹建屈子文化园,旨在依托名人(屈原)、名祠(屈子祠)、名江(汨罗江)、名节(端午节)、名舟(龙舟),建设以弘扬屈原爱国思想和求索精神为主题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打造集旅游、休闲、节会、民俗、教育、寻古、纪念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项目以汨罗江为轴心,分为五个功能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总投资过15亿元。现在,正在按省委政府的要求,力求打造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圣地”,以特色文化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魅力汨罗的文化之魂,提高汨罗文化竞争力;创新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我们正在打造屈原文化、民俗文化、端午文化,就是利用多方面的文化优势,以文搭台,以文招商,以文引客,打造展示汨罗的文化名片,寻求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进步,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四)文化陶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文化涤荡心灵、滋养才情,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内化于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外践于行不断为发展注入活力。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任弼时的骆驼精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是新时期建设魅力汨罗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获得十一届全国见义勇为的救火英勇阳鹏,献出了生命的救水英雄曹鹏飞、王国庆夫妇等,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在他们身上所展示的是高尚的道德操守和淳朴、侠义、勇敢的可贵品质,也是我们从事经济建设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汨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城乡面貌美了、干事激情有了,干部作风变了,思想观念转了,这应该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这种新的地域文化形成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动力,这是不得了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将是永久的、无限的力量,是一种磁场、一种动力、一种形象、一种品牌。我们在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塑造人们良好的地域群体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二、要像突破农村改革一样突破文化改革

  体制机制不活,文化发展不旺。大改革才有大活力,大创新才有大发展。我们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像突破农村改革一样突破文化改革。

  一是强化改革意识。中央、省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确定,市委会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也已经确定了,明年6月底前要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有些同志有观望心态,害怕自己先改吃亏,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讲的是常常先受损而后获大益,有时是先获益而后致大损。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先改了,开始看来好像好处不明显,实际从长久看,这一改为单位和个人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发展动力,增强了更大的发展活力。通过改革,体制顺了,机制活了,效率高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何况改错了还可以重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过来如果不改革,错失了机遇,影响了发展,从长远看是要吃亏的。我们要有率先突破的信心和决心,去抢占文化体制改革的先机,打破束缚文化发展的不合理机制,激发文化创造力,改出一片新天地。

  二是抓住改革关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做到真转、真换、真活、真放、真调。一要真转,就是要把政府职能真正由主要办文化转到加强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要真换,就是要大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尽快实现“脱胎换骨”,脱事业性质之胎、脱政府包办之胎,换弱不禁风之骨、换缺乏自主能力之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要推进电影体制改革,建立有规模、有实力的新型电影院公司;要加快推进文艺演出院团改革,组建演艺公司,带动演艺娱乐业的繁荣;现在我市花鼓戏剧团经过改制后,打造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精品。该团创作的大型花鼓戏情景剧《端午汨罗江》在今年的国际龙舟节公演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移动的端午文化博物馆”;历史剧《屈原在汨罗江畔》和现代戏《朋友》、《卖瓜》等近20部作品,先后荣获全国汇演一等奖、文化部金奖等30多项荣誉;《端午的节日精神》、《汨罗江端午习俗》、《汨罗江记忆》等一批反映汨罗端午文化的优秀著作相继出版。三要真活,就是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彻底解决能干不能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使运行机制灵活起来、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活力迸发出来。要促进新闻媒体宣传工作与经营业务两个分开、电台电视台节目制播两分开,加强宣传,搞好经营。真放,就是要放开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产、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非特殊性文化领域,形成多种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四要真调,就是对现有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行政执法队伍进行调整归并,组建统一的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彻底改变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状况。

  三是突破改革难题。改革最难处理的是职工和企业切身利益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政策、靠智慧、靠创新,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探索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办法。要解决好“身份转变”问题。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事求是界定“老人”、“新人”,妥善安排好转制后职工去向及有关待遇,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职工平稳“转身”,重点要做好转制后职工的社保衔接工作。要解决好“政策优惠”问题。国办114号文件对转制企业的财税优惠有明确规定,文件执行期限截止至20xx年底。按照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确保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三、要像推进经济发展一样推进文化发展

  推进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全面提升信阳文化发展水平,是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牢牢树立文化发展也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做到换脑子、变法子、闯路子,激活文化发展的“一池春水”。

  一是在提高文化服务均等化上着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的原则,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影视数字化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切实做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优化社区和乡村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络。我市镇乡两级已多方筹措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农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市村级文化娱乐室和图书室发展到126个,群众性文艺团体和家庭乐队、老年腰鼓队70多个,成为汨罗农村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开展了农村广播“村村通”工程建设,开展了中国汨罗、汨罗江社区、汨罗周刊、汨罗手机报等络通信媒体的建设,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的方式,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安全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逐步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文化创作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创作从文化的思想性上还不够,真正能够感染人、鼓舞人的作品还不够,好的作品都有一个好的思想。《卖火柴的小女孩》体现的是温暖他人的思想,温暖世界的思想。巴金的《家》、《春》、《秋》,体现的是那个时代要改革要发展,打破传统走向新生活的变革思想。汨罗作家甘征文创作的《八品官》、《乡长本姓赵》等作品获得了市民的好评,被评为“汨罗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文化体制改革不管搞什么,真的有了思想性才能震撼人、鼓舞人、凝聚人。

  二是在增强文化产业硬实力上出招。汨罗是文化资源大市,可目前仍有不少文化资源躺在那里,等待开发利用。我们要坚定地走文化产业振兴之路,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宝贵的精品、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推向市场,把文化资源的“原生矿”变为文化产业的“聚宝盆”,增强识宝的眼力、挖宝的能力、生宝的创造力。我们搞文化产业的资源很丰富,屈原文化、端午习俗、民俗文化、红色旅游等文化主题都可以产业化,人文历史、自然生态、乡村观光、都市风情、购物美食等主要旅游产品都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旅游景点不仅要解决旅游的问题,还要解决休闲的问题,保证游客常去并住得下来。积极搭建平台,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优化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大项目落户汨罗。坚持壮大龙头与培育主体结合,重点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旗舰。

  四、要像渴求经济人才一样渴求文化人才

  人才是文化的第一要素。一个钱学森顶得上五个机械化师,一个张艺谋顶得上五个上市公司。我市文化人才稀缺,尤其缺乏高水平的文化人才,对此,我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在重视人才上不糊涂。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一样,需要一批人才去引领。正因为有亚里士多德,才有了古希腊哲学的繁荣;正因为有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这样的京剧大师,才有京剧事业的繁荣;正因为有以张艺谋为首的工作团队,才有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惊艳世界。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人才,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闯出一条人才兴文的路子来。信阳文化要发展,没有人才就难以发展,在重视人才上,要当清醒官,不要做糊涂官。

  二是在培养人才上不懈怠。要定计划培养,这是件很划算的投资,要舍得投资。各单位都要有实实在在的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具体目标、政策和措施。要分类型培养,针对行政人才、经营人才和艺术专业人才的不同特点,针对初级人才和高级人才的不同层次,制订不同的目标。要有重点培养,对复合型的经营管理、演艺、重要艺术门类、络建设、现代传播、创意设计等人才,抓紧培养。要多形式培养,把业务培训与实践锻炼、“送出去”与“请进来”、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通过文化实践活动的策划、推广、组织过程锻炼和发展人才,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在选拔人才上不拘格。要放开视野选文化人才。无论是宣传的、文化的、旅游的人才,还是规划的、策划的、美化的人才,都可以选拔使用,不用“有色眼镜”看人,不“偏心眼”看才。要放开条件选文化人才。在文化领域,曹禺23岁创作出《雷雨》,王蒙19岁写出《青春万岁》。所以我们选人才不要怕谁年轻。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百分百,不要求全责备。高学历、有专业特长、在某方面有一定建树的人,一定要容得下。我们要重点推进人才年轻化,在宣传文化系统配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和高级职称人才。要放开形式选文化人才。要面向社会聘、通过市场选。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国外留学多年,并没有获得什么学历文凭,清华大学却聘请他当教授。讲不拘一格,当然不是说没有“格”,这个“格”就是水平。只要是有水平,能为汨罗文化建设做出成绩的,都可以选,可以用。

  四是在留住人才上不小器。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留人上不要吝啬,可以承诺“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

  同志们,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党委宣传部门要搞好协调,牵头制订改革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督导检查;文化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各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协同作战。抓紧进行,坚决按期完成任务。让我们锐意改革,加快发展,艰苦创业,真抓实干,不断开拓文化建设的新境界,为魅力汨罗建设再谱新篇!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篇3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既是对全省、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又是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总动员和全面部署。刚才,XX同志宣读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这方案是根据省、地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经反复论证才印发的。会后,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方案的贯彻落实。下面,就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我讲以下四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增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这是因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因素正在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和动力之源,文化产业正在成为21世纪发展快、潜力大的新型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省地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省、全区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可以说,现在正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最佳机会,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全面推动我们的工作。

  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摆在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县委确立了XXXX的发展思路以来,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积极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文化娱乐场所逐步增多,电视互联等新兴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大型文化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增多。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立了歌舞团,依托“XX文化”、“民族文化”等地域文化土壤打造了大型歌舞诗,形成了特色优势文化品牌,同时不断推出民族民间文艺精品,提升XXX在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三是民族文化乡村“文化打工”走出新路子。XXX、XXX等乡镇均有文艺演出队,都在培养舞蹈演员。现在,许多舞蹈在省内外表演,让原生态舞蹈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客观的讲,这些成绩还只是初步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当前面临和存在的问题。问题找准了,才能够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找到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新途径、新办法。由于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经济总量小、竞争力不强,虽然发展空间广阔,但面临的困难十分艰巨。分析起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性质、特点、发展规律及走向,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什么是文化事业、什么是文化产业,二者能否相互渗透、交融或相互转化等问题,许多同志还不是很清楚,也没有去思考。由于过去没有对文化产业形成市场化的观念,没有把它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考虑,只是把它作为政府的一个调控工具,企业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理念,缺乏生存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导致了文化产业过分强调社会性而忽视其效益性,制约了它的快速发展。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我县是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做强做大任何一项产业,都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税费优惠、产业扶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三是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过去一直把文化产业作为政府的一个事业部门,从业人员没有竞争压力,无进取心。因此,缺乏既有文化底蕴、又通晓经济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由于人才的匮乏,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开发的工作就显得相对滞后,文化资源优势就不能形成经济优势。

  综上所述,我们要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地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力争通过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有一个较大的起色。

  二、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文化产业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文化的作用,对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对于外向度较低的XX来说,文化产业还是个新生事物,树立文化经济的全新理念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观念转变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我们把对文化理解局限在事业的小圈子里,与市场和经营割裂开来,只讲投入,不计产出,对效益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社会影响的层面,甚至还有人对文化从商不屑一顾。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坚决冲破这些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的束缚。要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着眼于市场需求,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企业不仅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而且可以更加切实地达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目的。精神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愈高,群众享受文化的机会则愈多;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愈好,随之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则愈强。只有从观念上把二者统一结合起来,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我县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是发展文化产业非常好的基础。但是,有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不等于就自动具有产业上的优势,从资源到产业之间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或者说需要一个产业发展的平台,只有经过这个转化过程或者说具备这个平台,资源优势才可能为产业发展所利用,并最终形成具有经济效益的产业。“经济发展,观念先行”,打造这样一个平台首先需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需要树立起真正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观念。XX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大气磅礴的红色文化都很有特色,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但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就必须树立起文化产业的观念,真正把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工作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位臵上来。

  三、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XXX同志在作总结讲话时指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要准确把握方向,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抓基础、抓载体、抓重点、抓关键,大力加快文化产业步伐。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梳理文化资源使用现状,看看哪些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哪些资源还没有被利用或开发利用得还不够,找出比较优势,理清思路,选准突破口,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新法子。

  (一)要突出重点,发挥文化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文化产业的门类众多,包括传媒业、影视业、音像业、演艺业、络业、会展业、体育业等等。地域性的文化产业发展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面出击,只能抓住特色,发挥优势,集中力量求得突破。我们县在文化旅游资源上优势比较明显,但在科技、人才、资金上则实力较弱。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宜的文化产业门类作为切入点。其中对文化旅游业应加以特别关注。一是文化旅游业以古遗址、文物、原生态文化、田园、山水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依托,XX在这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好;二是文化旅游业关联度较大,产业链的延伸涉及交通、商业、旅店、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此外还对社会就业、农民增收、小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等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三是文化旅游业在文化产业中具有龙头作用,以旅游为主线,以文化为内涵,拉动演出业、民间艺术业、特色产品业等行业的加盟,可以进一步壮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

  因此,充分发展文化旅游业既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也是着眼长远的需要。

  (二)搞好文化资源整合,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文化产业要进一步扩大产业面、拉长产业链,抓好文化资源和优势的整合,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合力,增强整体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一是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优势和潜力,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做强优势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文化资源的整体效益;二是要立足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在认准市场需求和产品技术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各行业进行准确的定位,建立相应的企业机制,配备相应的环境条件,来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将其转化成竞争优势;三是要着眼于搞活体制,增强持续竞争力。要把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与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体制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我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原生态状态,缺乏深度的开发和包装,我们可以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打造XXXXX、XXXXX、“XXXXX”等品牌,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推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从我县的文化现状来看,现有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更是空白。

  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下决心引进和培养人才,要按照“引进急需人才,利用现有人才,挖掘潜在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的方针,努力引进和培养文化专业人才和产业管理人才,对散布在民间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普查,对濒于失传的文化进行抢救,创造良好的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人文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发展体育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体育娱乐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大,体育产业发展大有可为。现在,我县体育馆和XXX的投入使用,有力地推动了XX县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体育健身娱乐业是群众参与面最广的一个体育产业,要通过兴办各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桥牌象棋围棋、健身、登山等各种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健身娱乐需求。

  (五)政策引导,拓宽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来实现。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运用政策引导和扶持上。我县文化产业起步较迟,困难较多,政策的力量将显得更加重要。面对不少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运作资金不足的问题,政策制定应着重于如何有利于扩大融资。政府有关部门要设臵专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或采取先期投入,解决基础设施、启动经费,以及在贷款、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对文化产业项目给予优惠。但仅仅依政府投入是不够,也是不现实的。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文化产业中不少领域已对社会和民间资本实行开放。政府应把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方略,保护和支持他们的积极性,促进民营企业富裕资金向文化领域流动,以此来壮大文化产业的实力,拉动这一产业的发展;同时又要加以积极的关心和指导,使民营文化企业在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通过股份制形式,形成各方面力量的有效合作关系,运用资金和专业两大优势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提供群众所需的文化服务,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要积极寻找商机,引进外资,多渠道融资和充分利用市场回报等新的投资格局,为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着眼全局,统筹兼顾,扎实工作,下决心、下功夫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明确责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一定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文产办要大力拓宽文化产业发展内涵,将文化产业“嵌入”旅游业及其他产业之中,依托、借助这些产业既有的市场,达到快速启动市场、缩短发展周期、减少发展成本,最终实现目标效益的最大化。要大力发展民办文化产业,除了国家明令禁止社会力量进入的文化领域,其他文化领域要打破所有制限制,全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类资本以参股、民营等形式,参与兴办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印刷、广告、传媒、发行、中介服务等文化产业;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从事数字广播影视、数据库、电子出版等研发、生产和传播。对已经从事文化产业的民办骨干企业,要支持他们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打造文化品牌,尽快做大做强。

  文体广播电视局作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切实转变文化管理职能,推进内部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整合经营性文化资产,吸纳民间资本,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更高需求。一是要推进经营性文化资产走入市场。整合除电视台外的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在XXXX的基础上组建XXX县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二是要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体育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等县文体广播电视局下属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增强吸引力;要进一步深化人事、收入分配等内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增强内部活力。三是要深化广播电视改革。在坚持XXXX不能变,坚持XXXX不能变的前提下,实施公益性部分经费包干,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绩效挂钩分配制度,以创特色创品牌为目标,打造品牌栏目,推进新闻改革,推动我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二)要搞好谋划。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必须通盘考虑,抓好谋划。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力争使文化建设走上快速、平稳、健康的发展轨道。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统筹兼顾,构建协调推进的文化发展格局,努力探索和走出一条文化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合理、城乡共同发展的文化建设之路。

  (三)要形成合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多个领域,牵扯到社会各个方面。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各级党委、政府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督促检查。宣传文化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主力军作用。各有关部门各行业都要发挥职能作用,给予大力支持。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参与,积极为文化兴县做贡献。

  同志们,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逐步进入破解深层次矛盾的攻坚阶段,我们定的目标是到20xx年,把XX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省文化旅游强县,做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实力较强、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全省先进行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突破长期制约我县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害问题,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深入。要按照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加快进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为实现XX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看过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的人还看了:

1.文化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2.文化产业会议上的讲话

3.文化工作会议讲话

4.发展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5.领导文化工作会议讲话

本文来源:http://www.tibetly114.com/zhufuyu/120857/

为您推荐

京ICP备10439331号

CopyRight 1996-2018 www.tibetly114.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档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