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范文网 >演讲稿 > 教师演讲稿 > 教师演讲稿——幸福的事业范文汇总四篇

教师演讲稿——幸福的事业范文汇总四篇

更新时间:2022-11-29 来源:教师演讲稿 点击:

【www.tibetly114.com--教师演讲稿】

演讲稿不仅要充分体现演讲者独到、深刻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要对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体态语的运用进行设计并加以注释,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演讲稿——幸福的事业范文汇总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教师演讲稿——幸福的事业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读了那本《追溯生命的轨迹》,我受益匪浅,书中徐治兴老师的敬业精神给我开了一剂良药。在他看来,老师肯付出,肯努力,就能从中体会到成就带来的幸福感。对于老师来说,幸福不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沉醉,对教育的沉醉。

首先,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创造幸福!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玛利翁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雕塑,雕塑非常完美,以至于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塑,整日神魂颠倒。国王的痴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罗狄忒,爱神给雕塑注入了生命,皮格玛利翁的幻想成为现实。这个故事留给我这样的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他能改变人的行为,当学生获得老师的信任和赞美时,便感觉获得了理解和支持,变得自信、自尊,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会尽力去达到老师对他的美好期待。说句欣赏的话轻而易举,只需几秒钟,但它的功效却是巨大的,甚至能让一个人受益终身!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我要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欣赏学生,让教育充满爱;让教室洒满阳光;让学生幸福成长;欣赏我们自己,让生活富有诗意;让脚步轻快有力;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更有意义。

其次,老师要学会寻找幸福的感觉。幸福就是心灵的阳光,保持阳光的心态,欣赏自己和职业,在成长中就可以享受教育者独有的快乐与幸福。记得有一次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这时手中的红色圆珠笔

没油了,于是,我轻声地问前排的一个学生:“谁有红色圆珠笔,借来用一用?”虽然轻声,但许多学生都听见了。于是,坐在前几排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拿出文具盒,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找出圆珠笔,他们纷纷把握着笔的手伸向我:“李老师,用我的笔吧!”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真诚的渴望。其中一位女生反应敏捷,坐在第三排的她几乎是小跑上前,把笔递到我的手中——在递到我手中之前,她还细心地将笔帽拿了下来,扣在笔的另一端。这是许多年前的一幕,当然是很普通的事,但至今历历在目。我相信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向学生借过笔,并享受过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我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曾与学生在校园外相逢,并享受过学生真诚的问候“老师好”;我相信几乎所有去家访过的老师,都享受过家长为我们搬来的椅子。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特有的幸福吗?

作为一名老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踏上讲台

是拥有一个班

是陪伴心灵成长

是进行了一次家访

是享受学生的进步

是发现孩子们身上的光亮

幸福是付出

是对学生 对班级 对教育的激情投入

幸福是姿态

是微笑着放手 快乐地享受

幸福是一种感觉

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修养

用幸福诠释爱心

用幸福启迪智慧

用幸福擦亮希望

于是,我要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因为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做幸福的使者,将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

读了这本书,我想,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也应立足教育改革的大潮,不

断学习与进步,虽然不一定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勾画出我生命的绚丽轨迹,让我教育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幸福。

【篇2】教师演讲稿——幸福的事业

本来是教语文的,20年了,这次被安排到数学组,给大家聊,就聊一聊做老师的话题,也不用分科了,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前一段时间,李田田老师的事儿闹得挺凶,我们不去评论那些高大上的形式主义或者李田田老师勇敢地站出来,做一个孤独的斗士,揭开冰山的一角,也不去理会对她的赞扬或者褒奖,又或者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批判,我们只知道,褒扬她的人有两类,一是我们一线的老师,是因为李老师成了我们的代言人他的经历或多或少或者全部代表了我们的生活工作状态,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只是,我们体制内的我们没有胆量站起来一声呐喊,我们早已经失去了文人或者知识分子应用的骨气。另一类人,是那些领导,我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真心和形势,但的确褒扬了李老师。我们单单从这个事件本身,说我们体制内的老师生活工作环境的确有那么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的内心也或许有或多或少的无奈和悲愤,但是,这些无奈又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其实是找不到出口的,只能在自己的内心憋着,憋成死水微澜。

我想起我以前在老家养的一条狗,它不叫旺财,也不叫小花,它就叫狗狗。给它脖子上栓了一条绳子,它的生活圈子就那么大,以那棵树为中心,以那条绳子为半径画圈,那就是它的生活圈。给它喂东西,必须扔在圈里,如果在圈外,它跳起来,绳子会勒疼了它的脖子。后来,它就乖了,圈外的东西一概不吃,因为,疼是最深情的教训。以至于,后来我给它揭开了绳子,它也不出圈了,疼的刻骨铭心,长了记性。

我常常回忆起狗狗,时常觉得我就是那条狗,意义上的那条狗。外面的诱惑很多,外面的世界精彩,外面的世界灯红酒绿。但我没有办法走出去,我怕会有一条绳子勒疼了我的脖子。除了绳子,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已经在圈子里久了,很久了,没有了出去的动力和能力。无可奈何只能待在圈子里。在圈子里人模狗样地活着。

既然被一个圈围着,久了就带上了更多的圈儿气。无论我走到哪里,遇见生人,人家只那么轻轻地扫你一眼,就马上说,你是老师吧!注意,不是问号,是叹号。那叫一个准儿,对,这就是你有了圈气,走到哪里都甩不掉,培养了几十年,是块石头也被浸染些气息了。

好了,无非是说,我们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这辈子恐怕是走不掉了,即使走掉,在短时间内可能甩不掉无形的圈气,非常不容易。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19岁,前几天,到交警对路口被委派执勤,当志愿者,一个警察过来,笑吟吟地说,叔叔,我这里有水,您喝不喝?我瞬间愣了,不是关心水,不是关心累不累,我关心的是他竟然叫我叔叔。我立刻意识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从哥哥辈儿,一下子踊跃到叔叔辈儿。我给别人感慨,别人说,你还甭耿耿于怀,你想啊,人家那警察二十多岁,你四十了,刚好可以叫叔叔啊。只得承认,四十了,在教师的行业里也干了二十年,但二十年,我老早就想明白一个问题:我必须高高兴兴地在这个圈里。因为我不出去,也更出去不了,这个人生已经定型了,这个职业也定型了,但这个状态也要定型,那就是,尽量让自己高兴起来,要学会去发现让自己快乐的东西,让自己多多少少感到幸福的东西。

还说刚毕业那会儿,我一个婶儿就拉过来,满脸担心地看着瘦如竹竿,矮如秤砣的我,说,啊呀,也不知道到学校能不能打得过学生。我一惊一愣一机灵,惊的是,是啊,到底能不能打过?愣得是,打不过怎么办?一机灵的是,我面前出现我被揍得满地找牙的惊心动魄的画面。结果,我到学校,想通了,我不和他们打架不就得了,于是,那些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就没有了,像一阵狂风吹走一团云。人的心,真的如狂风,想通了,威力无比。那些烦恼不过如云,可以下雨下雪下冰雹,但挡不住一阵风。

既然选择,又跳不出去,就在圈里幸福。

于是,在平静而又惊心动魄的教育圈里,我找到了几条让自己一直挺开心的事儿。

一个是发现。用眼用心低姿态地去发现。发现工作中的有意思的东西。和其他职业不同,我们面对的是人,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但又驾驭不了喜怒哀乐的人。我们要塑造人这句话有些大,因为塑造人不仅仅是我们,我们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家长,还有社会等等。我们最多不过影响人,引导人而已。所以,在工作中去发现特别有意思,干嘛要把自己逼得灰头土脸啊。说实话,我四十岁,比较腼腆,不爱说话,更不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但课堂和演讲除外。但我一走进教室,很多事儿我都可以像金鱼一样瞬间忘记。光孩子们那些傻乎乎、机灵灵、呆愣愣、活生生的表情就让人兴奋,让人心情不由自主地好起来。前几天,我上课前,看见黑板上的苍蝇在手写版功能状态下,潇洒地画出了一副山水画,苍蝇浑然不觉,它不知道它是一直有着艺术细胞的苍蝇,但孩子们懂了,在那儿聚精会神地看,在那里喜笑颜开地看,我也高兴得不得了,这只在暖和地方寻求一丝温暖,这只在一丝温暖中延缓死亡的苍蝇,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一个作文的素材。就和孩子们讨论这个事儿,把这个事儿当成素材写作文。一节有趣的课,一节难忘的课,一只有艺术细胞的苍蝇,温暖的感动,孤独的寻找,人人都是天才,就是你浑然不觉。一个个主题就出来了。这种幸福感,兴奋感,成就感或许瞬间,或许少,但其他人是无法体会的,唯有我们老师。小的幸福感穿起来,可以串成一辈子,一生。那就是大幸福。

前几年我教一个学生,他那个调皮啊,差一点就让我忘记了我的初心,可是有一天,我发现他独自一个人在教室里孤零零摆弄一堆拖把,布条超里,拖把杆超外,围成一个圈儿,就形成一个好看的拖把花儿。多有艺术细胞的孩子,比那只苍蝇还好。让人刮目相看,肃然起了敬。于是就对他好起来,印象好起来,印象好起来,一切都好起来了。每天一个小表扬,几天一个大表扬,一直到期末,孩子品行的确变了,成绩没提高多少倒是次要的。我找他,临别相会啊,说到他的拖把花儿。

孩子一愣一机灵,满脸通红,老师,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我看着他,此话怎讲?真话是那不是拖把花,那是老鳖,中间有纸条,还写着某的名字。某是谁?眨巴着眼睛,低头抬头,说真话假话?某是谁?我们的班主任。哦,幸亏你你们班主任,可是,我不就是你们的班主任嘛!握着拳头真想恶狠狠来一拳,但又笑了,多么有意思的事儿,阴差阳错,美丽的误会。

还有很多事儿,比如,冬天早上来学上自习,关车门把手指头弄破了,我浑然不觉,冷得手木。到教室,呆了一会儿,就看见一个女生在缠一大坨卫生纸,缠啊缠,我恼怒就批评她,声音很大,好多同学都扭过来头来看,结果,女生说,老师你手破了,流着血,用纸擦擦,包包吧。多尴尬!误解了一个心灵温暖的孩子。可是,心里的温暖和触动早已经掩盖了莫大的尴尬。我接过来,一接,孩子就明白你接受了她的好意,她心灵的温暖讯息已经全部传输给了你。她是高兴的,我更是高兴的,一个小事儿可以温暖一整天,一个冬天,想想都温暖。还有那个谁,我罚他背书,不让吃饭,背不会不准吃饭。结果,他真背不会,你不让他吃饭是不行的,就降低难度,背会两句诗就吃饭,结果,他会了,慌慌张张去吃饭。看着他的背影,我才想起来,我也木吃饭呢,干脆上完第一节再去吃,可是,那个谁不大一会儿就跑回来了,手里拿着两个肉夹馍,把一个递给我,老师,想着你也木吃,给你捎一个。你说你感动不感动?孩子们心都细着呢,对他的好,他都知道,有些孩子给你撒娇耍赖,不是恶心你,是他没把你当外人。

这些事儿,只要用心地走进孩子,低姿态地去感知,总是有的。事儿很小,但奢望找到波澜壮阔,必定徒然。成就感也是微小的,甚至微不足道,但却同样一点点滋润心灵,滋润工作的时光。我们搞的是基础教育,只是孩子成功路上的助力者,是过客,想一下子见到他们的辉煌,很难,时间也很漫长,但过程中的美,我们时刻都可以感知得到。发现并享受过程,被小小的幸福包围着,滋润着,足矣。你看,心态很重要,过一天,生命少一天,高高兴兴是一天,垂头丧气也是一天,我们宁愿选择高兴。这不是阿Q精神,他的很虚幻缥缈,而我们是真真切切的经历和感受。

二是读书。读书为什么,我觉得不过是为了生命的安宁和幸福,或者心灵的安宁与幸福。不过是让自己在圈里成长,同时打开我们看圈外的另一个世界的眼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提高我们感知快乐和幸福的能力。专业的书籍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的书籍多少有些枯燥,让我们缺乏读的动力,但静下心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读专业书籍会让我们与这个世界同步,与自己的专业同步,不至于吃老本,不至于和发展脱节。比如,语文,最初语文性质是工具性。那么所有的语文教学及教学活动都集中与实用性,后来,人民教育家于漪又倡导并推动语文的人文性写出课程性质,教学就随之发生了转变,不仅教工具性,开始讲人文,人的教育出现在课堂上,现在语文教学改革,新教材普及,主编温儒敏倡导读,有读的广度和深度,好,课堂和考试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考试题都在悄悄变化,不读专业的书,有的时候,我们稍不留神,在老路上继续走,就偏离的方向。当然,作为老师,读书是最应该的,也是最基本的素质,更是教育学生的基本使命,也是自己获得精神享受的一种途径。读闲书也挺有意思。我读王安石,除了他的伟大,我还读到他竟然还是一个人,一个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一个名望才能出众的平凡人。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但就这么一个光辉灿烂的千古风云人物,却是个地道的邋遢鬼,个人卫生一塌糊涂,长年累月不漱口不洗头不洗脚不洗澡不换衣服,整个人酸臭难闻,简直就是北宋版的“犀利哥”。

年轻时,王安石当过扬州太守韩琦的秘书。他酷爱读书,经常一读就是一整夜,困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天亮了,也不洗脸刷牙,蓬头垢面地就去上班了。韩太守很注重仪表,看不惯他的邋遢相,批评他说:“我说小王同志,老喝酒算啥玩意儿,没事还是要多读书充电的好,夜生活不要太丰富了!”王安石也不解释,只是下班后跟同事吐槽:“老韩不了解我,我也懒得跟他解释!”

由于常年不注重“面子工程”,王安石脸上积了厚厚一层灰垢,黑得跟包拯有一拼。一次,王安石的铁杆粉丝吕惠卿跟他说:“老王,脸黑不是病黑起来要人命,你去美容吧,用澡豆可以洗白白。”王安石还嘴硬:“脸黑不是病,天生就是这样黑不溜秋的。”吕惠卿说:“不是病,澡豆也能把你这黑炭头漂成小白脸。”王安石倔得不行,说:“老天爷给了我一张大黑脸,用什么洗面奶洗都没用,还费那劲干啥?”于是他坚决不洗脸,将黑脸进行到底。

因为经常不洗澡,王安石身上就产生了一些副产品。一次高层开会,最高领导宋神宗正在作重要发言,一抬头竟发现有只虱子从王安石的领口钻出来,一路爬上王安石的胡须,闲庭信步,安然自若。宋神宗知道王安石这货平常不爱干净,可没想到他脏到这种程度,忍不住笑出声来。王安石被笑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咋回事。会后,王安石问同事王禹玉:“头儿刚才笑啥呢?”王禹玉指着还在他胡子上观光旅游的虱子说出了缘由。王安石当场就要捏死那虱子。王禹玉连忙阻止说:“别啊!您老养的这宠物曾在宰相的胡须间漫游,又经过了皇帝的检阅,这么牛的神虱怎么能轻易捏死呢?还是放生吧!”王安石听得满脑门黑线。

但是,王安石的邋遢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的老婆吴氏有洁癖,因为个人卫生问题没少跟他闹别扭。北宋时期政府规定,官员调任或退休时,不得带走任何公家物件。王安石离休后,吴氏把公家的一张藤床带回了家。政府派人来要,王家人不敢做主,就向王安石请示。王安石也不敢轻易招惹“母老虎”,就想了一损招,散开头发赤着脚在藤床上来回打滚,吴氏看后,一阵恶心,马上让人把藤床还给公家了。

还有,鲁迅,课本上关于他,都聚焦到一个字“大”,一切都是伟大的,但其实他也不过是一个伟大的人,注意,我说的是,伟大后面的,人。他也有我们常人的平凡和普通,比如鲁迅是一个超级零食控。家里,总是零食不断,写文章时常常零食不离口,一边写,一边吃。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中记载道:“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一个零食控的形象跃然纸上。

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有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竟然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买了一大包零食和辣椒回来。晚上读书时,就以零食为伴。零食吃完了,就开始嚼辣椒。这零食控,真不是盖的。鲁迅尤其偏爱甜点。早在日本留学时,他就爱上了一种类似“豆沙糖”的茶点,回国后特别思念,不惜托人从日本“海淘”回来解馋。当然,他最最喜欢的零食是沙琪玛。鲁迅见了这个,“就不要命了”。有一次,儿子周海婴到书房玩,玩着玩着,就看见了沙琪玛。海婴直流口水:“爸爸能吃吗?”鲁迅的回答实在是太好玩了:“按理说是可以的,但爸爸只有一个,吃了就没了,所以还是不要吃的好。”这个平时什么都依着儿子的爸爸,竟然和儿子争起一块沙琪玛来。不仅逗比,鲁迅还恶搞。他在厦门大学当教授时,给许广平写信透露了一个秘密:“每每在半夜的时候,跑到楼下,找一棵树,草草倾泻,了事。”有一次,鲁迅受了点小伤,晚上要尿,便不想下楼了。于是找来了一把夜壶。尿在夜壶,本来很正常。但好玩的是,鲁迅不想去厕所倒尿,于是就“看夜半无人时,即从窗口泼下去”。鲁迅在上海做自由撰稿人时,喜欢开着窗子伏案写作,那时,经常有人溜到楼下墙角来小便。自己乱撒尿的迅哥儿却看不惯了用橡皮筋和纸团做成弹弓,

朝着人家屁股就是“嗖”地一下。人家摸着屁股,龇牙咧嘴四处张望,鲁迅却躲在屋内偷笑不已。

读书读出一些人的趣味来,想想别人的生活,想想自己的生活,那些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发现了人生的细节,发现了我们忽略的,并不是我们看不见的趣味而已。

三是写。写东西或许不是让自己有成就,但至少让自己有成就感,记录生活,记录幸福,然后脑子活起来,更会去发现幸福,珍藏幸福。

我的第一篇文章,是上师范时发表的,发表在计划生育专业报刊《人口时报》上,写乡间逮马知了的事儿,占人家报纸的地方一口都能啃掉,还得带一点广告。

但,已经很令人振奋了。样报一张,稿费5块。样报在学校里收到,旁边一个同学,还是老乡,他可能忘记,但我不能忘记,我伤害了他。他说,就恁小一块啊。我说,你试试,登你个讣告更小。看,多伤人。伤害过的人我都清楚记得,老折磨我的心,我总结了,一般伤人的时候,就是在人膨胀的时候,照这个理论说明,我那一刻正在膨胀。那5块钱稿费,时隔多年才收到,可能是稿费单到学校的时候,我已经毕业了,查无此人!但赵拓方老师能查到人,不知道他用了多少渠道,打听了多少人,打听到洛阳市嵩县库区乡一中里有个冯海鹏,把稿费单装在信封里,寄来。钱没取出来,过期了,可是,老师的那份爱却永远没有过期。

那成了一个起点,爱上写东西的原点,那一年,1998年,冯海鹏元年。

必须有个起点,很多事儿,很多人,就怕没有原点,只梦想着延伸的远方,成为射线。人在岁月里走着,任何时候都可以是起点,因为时光就是太多的点串起来的,任何点也都可以成为原点。

在乡中,苦,没住的地方,几个人住到实验室的试验台上,做梦都梦见活生生被人解剖,血呲呼啦,内脏搁了一地。接着,挪到废弃的乡老卫生院,低矮矮的土屋机瓦房,隔壁就是太平间。天大雪,一尺厚,半截门,三五人,一碗酒,了却了孤独寂寞,安抚了忐忑心惊。这个经历很有意思,后来写故事,惊悚故事,我就用这个场景,我估计我写的有些东西,就是那时候吓出来的。

有了屋子后,终于一个人,白天抽空写点啥,晚上用稿子誊,星期天到邮局买信封邮票往外寄。好几个月,没有响动。急得嘴起燎泡,眼睛血红。终于有一天,有个编辑给回了一封信,拆开来,两个字,如惊天炸雷:退了。哈哈,好呆有个动静了,里面夹着一张编辑的名片,我一直保存着,没舍得扔,它的意义和赵老师一样,都有一份心在里面。

后来,终于在《时代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嘘嘘》,不是尿尿,是手指放嘴边,发出的声音,提醒人,嘘嘘有时候也是一种爱,一种暖,一种教养,一种美好。零零碎碎,隔三差五,总是当我丧气的时候,来一次鼓励。丧气的时候,来一次鼓励。循环,良性循环,我宁愿相信是良性循环。我脑海里出现这样的场景,你在战壕里冲锋,眼看胜利了,啪,一枪,倒地,没挂。挣扎到医院,救治,然后活了,啪,又一枪,然后救治。就这样,没有尽头,后来,你发现,自己成了筛子,同时也练就了金刚之躯。到现在想,我也这么认为,这过程也挺好,等待的甜蜜、失落的悲伤,然后收获的惊喜,交织,融合,刚刚好,让人有了滋味儿。

我是学校里第一个买了电脑的人。接着知道有投稿的网站,一天可以投稿1000封。一年的工作量不到一个小时完成。这下,保持的一天一篇文章的节奏,还好是个老师,没有多少交际应酬,乡村里又没有多少灯红酒绿,你喜欢安静,它便可以给你足够的安静。不过,在城市又何妨?你想安静,同样它也可以给你足够的安静,关键是,你想。于是,就安静地教学、写稿、投稿,呵呵,还有领稿费。最多的一次一天发表了8篇文章,有人传说,我那小破车是稿费买的,我暗笑,我写文章是为了钱吗?俗。我告诉他,你说对了,我就是为了钱,还为了享受一段时光的美好。不过,那车里有一部分稿费,不全是,写报纸钱少,于是,我写故事。那时候,纸媒多多少少还行,没被读者给饿死,勉强存活。稿费故事会能给一个字,五毛钱。就给故事会写,当时,我还不知道给钱是按字数给,写完了发了,给了一千八,乖乖,有搞头吗?嗯,有搞头。于是,继续。我的那本书《生死一幅画》,就是那些年的故事集,没挣钱,没人看,只能成为自己炫耀的废纸一打。

就这么保持了几年,手机普及了,纸媒一个个沦陷,只剩下党报党刊,屹立不倒。有个人,告诉我说,纪实稿子值钱啊。我就弄纪实稿子。得到两个新闻,一个德亭镇黄水庵有个好人,养孤寡老人,我利用星期天窜去,采访了,写稿了,刚投出去,发现网上已经抢了先机。废了。我听说伊川有个大嫂把植物人丈夫伺候好了,我去了,见到一个时报的记者,他问我,那个报社的,我说,没报报社,自由人。哦,他说,自由撰稿人。我知道了,这种没有归属没有要的人,叫自由撰稿人。回去就写,刚写完,《知音》上已经登出来了,大概意思和我一模一样,可惜我又慢了一拍。

没事,这些故事我给用到教学里去了,给学生办了个美德故事会,孩子们挺感动,也算物尽其用。

现在还写,偶尔,渐渐地,扭转了方向,写真的东西。想到哪里就哪里,也不去发表了,就放在号里,玩,走走心,让心多少再鲜活一阵儿。有朋友说,写这些出不了名儿啊。我知道,压根我就不想出名。仰望天空,看见星星,忽然发现,天地之大,我等渺小何等。天上太阳太多就挤不下了,就做那个小星星,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大鹏星。或许,它借助太阳的一点点星光,照不到任何人任何角落,能照亮自己的心也行。心里亮堂堂,你还怕什么!

我本草芥,不羡大树,只知道,风来了,点头,雨来了,吸收,雷电交加,却是我舞蹈的伴奏。我本草芥。

我只是让我知道,喧嚣的世界里,还有一个我。

我本草芥。

我本草芥,但是一棵幸福快乐的草芥。

第四条,是爱。不是多么高大的爱,是爱好,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而且越早培养越好。我看见多多少老师,退休后,忽然失落得如同进入另一个星球,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了,我们看不见他的内心,却可以感知他的内心,焦虑,孤独。安享晚年的含义是,安享身体的健康,更有心灵的泰然与舒适。可是,没有爱好的人往往将一辈子的内心情愫,找不到一个出口。

这里,分享我的一篇文章,捡石记

中国人有很多文化基因是潜藏在灵魂深处的,只是缺乏激发,偶尔那么一次不经意的轻轻撩拨,便忽然肆意泛滥,不可收拾。

比如,爱上石头。从爱到痴,就是那么忽然,忽然就爱上了。老祖宗早已经把对石头的痴爱散植于每个人,如同树里的年轮,它不动声色,悄无声息,血脉延续,你看不见,咔嚓一声便露出来,让我们看见了这棵树的灵魂,灵魂里潜藏的美。祖宗早就爱上了石头,石器时代,时间早得很,才成了人,就造了石头器具,他们第一次第一个发现了石头美,第一次第一个感知了石头的美。后来,以及后来,艺术家开始爱石头,做成工艺品,摆在案头、带在身边,把玩观赏,形影不离,石不能言最可人,从此,心灵相同。文学家也爱,《红楼梦》叫《石头记》,不就是一块石头引发的悲剧么,这悲剧却是美的悲剧。《西游记》里那个孙猴子,一块顽石散落人间,于是,集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化为一只猴子。原来,石头是有生命的,只是,有些人不懂。米芾是个画家,爱上并珍藏了一块石头《砚山铭》,最符合传统的石头审美,瘦、皱、漏、透!爱得不得了,俯身拜石,还把玩出厚厚的一层岁月包浆。临了,恪守诺言,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不带走宦地片瓦毫财,留下的,仅仅一片赤城。硬生生将之买入山中一块大石之下,从此杳无音信,还与大地,给他最好的归宿。

爱石的基因,就在我们的血脉中。如今消失了吗?没有,玉,不就是石头嘛!从头到脚,我们依旧被石头所虏俘,血液中有石头的因子,灵魂里搅拌着石头的暗流。

说这些,是不是大得不得了?和我有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能说是低调的炫耀。我爱石头,但没有痴迷石头。爱和痴是两回事,爱是雅,痴就是傻了。

财力不济,爱石却不买石,不靠口袋,靠腿靠手靠眼,靠的是捡。捡得勤谨,捡得长久,便得了半卫生间,层层累累,摆在那里。不是不理她们,而是得空就蹲而观之,凝而视之,抚而摸之、摸而想之、想而笑之、笑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旁黄姐撇嘴骂之,神经!转而笑之,陪你做个神经!一笑!的确,爱石头的感染力是相当强悍,捡石头时,黄姐总奉陪到底。要不是腿疾,我坚信更甚。俩儿子大恺小虎也对石头略知一二,小虎说,爸爸,这个不是黄蜡石,应该是黄龙玉了,和妈一个姓,姓黄。二笑!

捡石头很艰辛,但也乐。捡石人各有特色,各怀鬼胎。一日,在伊河摊,忽然捡块石头,心中狂喜,叫石友来观看,有个人,伸出三个手指头,直戳我的额前,一脸坚毅并毋庸置疑,说,三百,卖给我。我一愣,和他来个对视,慢吞吞回过神儿,把那三个指头推回到他的手心儿上,不卖,玩石头是雅事儿,谈钱,就,俗,了,吧!相比,他理解我的台词,我是雅的,他是俗的。俗人嘛,于是,他更俗地用俗语,很俗很俗地说,去毬吧,不卖钱你玩那石头毬哩!你看,恶俗尽显了吧,这是假爱石头人,真爱里的滥竽充数。

有个老头,是真爱,命都不要。挖掘机那大爪子一爪子一爪子从河里挖沙,地上沙堆突然出现一块黄蜡石,个头还不小,明亮亮的,还用问,一群人大半儿已发现,直叫,不动。可老头儿不叫就动。一个箭步,飞扑而去。脚下一滑,扑倒在地,刚刚好将石头抱于怀中。吁!一个抓满沙石的大爪子刚刚好从他头顶高傲地呼啸而过,淅淅沥沥地泥浆俱下。此时,一片安静!大爪子吓傻了,停那里一动不动,默默地捂着胸口,盯着老头看。大家也吓傻了,张嘴盯着老头看。老头笑了,咿,一块上好的蜡石!三笑!命不要,不算爱石,最多算是爱财。

曾捡石到旧县河摊,半日而过,无收获,留恋,不舍,也不甘。于是,继续。头上是大日头,脚下是乱石砾,日头把乱石晒热,乱石把日光吸饱。热啊,热了,脸就红了,红久了就黑。好在不怕,白人是晒不黑的,黑是暂时的,它不长久。饿啊,饿了,觅食。口袋里没有,商店里有,找个小村商店,一包方便面喂饱自己,坚持到天黑,毅力可嘉啊,我很认真地佩服自己,怎么就那么值得我学习啊。曾经捡石头到黄庄,换了条河,叫汝河。怕下雨,怕河水暴涨,小命顷刻间灰飞烟灭,了然无痕啊。于是,腰带救生圈,头顶破雨帽,寻寻觅觅,沉醉了然。以至于有个老头怀疑我想不开,找死的地方,哈哈。死根本就不用找地方,每个人死的地方上天不是已经安排好了吗?所以,不是你找死,找死的地方,而是上天找你死,找你死的地方。收获甚丰,拿不了,找一农家,只有一个和蔼老大娘和另一个和蔼老大娘对膝而谈。如画的场面。最上面是天和日头,中间是浓烈的叶群,下面是几间小泥屋,屋前是几个花树,树边,坐的是两个大娘,大娘满头白发,盘成个发髻在脑后,脸上皱纹含笑。我要找几个麻袋,大娘。有哩,我找找。真找出来,一大堆。你看看,哪几个能用就拿几个。她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是,你需要帮忙,我正好可以帮上,好吧,帮,举手之来。简单,简单得至简。但恰恰这原则,是我们最需要的,追求的,向往的。原因是,我们都缺乏,真的缺乏。拿了袋子,旁边商店买两瓶水,送给大娘,在她们的称赞中,背石而归。我很累,但我很好,我见到了最美,见到了最真。

有人说,捡石头得到了很多,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这是爱的,不爱的,说,玩物丧志。玩物丧志,我们被这句话忽悠了多少年啊!玩物,爱了,专一,安静。安静,心便于喧嚣中得一宁静。宁静,便助志。于是,玩物助志。当然,捡石头,最好了是养育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最好时光,不急不躁,不温不火,能看见“我”呢!爱和好,不过是让日子的切片中不加广告,把广告而换成美好而已,罢了。仅此。

有人感慨,生活不公,欠了我太多。

我代表石头告诉你,生活一点都不欠你的,而是,你欠生活的太多。

在喧嚣苦恼中寻找,找到后依旧在喧嚣中苦恼,不上岸,不回头,一手是痛苦,一手是美好,抓住美好依旧痛苦,抓住痛苦也可以美好。

石不能言最可人!手里握着石头,眼里装着石头,他告诉我说,城市套路深,真想回农村。捡来的石头,只是我的过客,他们终会回到他们的河里,冲刷一身的污浊。多么想,如他,如他们。

【篇3】教师演讲稿——幸福的事业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寒假期间有幸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分享交流阅读的收获。作为一名新人,我经验尚少,在这里就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本书让我收获很大。其实我也算是个爱抱怨的人,回家吃饭时跟家里人闲聊,总会时不时抱怨几句,学生们不听话,工作压力大等等,也有人给我提意见,说既然这么大意见就不干了,既然要干就不要这么多抱怨。可是我不以为然,美其名曰:我这是在舒缓压力,倾诉一下压力就小了,工作我都会认真做的。然而读了这本书,我如醍醐灌顶,这样的抱怨不是舒缓压力,而是在潜意识里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因为学生不听话、因为我是新人没经验、因为工作有难度,那么我就可以不用那么拼命了,反正只要差不多就好了。因为有了这样的暗示,就给了我工作不完美一个最好的理由。瞬间我知道了,这样的抱怨对我的危害有多大,他流失了我拼搏的动力,阻挡了我前进的脚步,他将我无可奈何又心甘情愿地禁锢在一个自己编织的牢笼里。幸好,还不算晚,学着不再去抱怨,不仅仅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也让自己保持着昂扬的斗志。

有抱怨,也说明我对这份工作不够热爱。总是先看到他的负面,而没有看到他给我带来的积极影响。只看到这份工作让自己操了不少心,却没有发现他也给了自己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陡然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老话说要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业,就得踏踏实实的将自己投入进去,记得一句话:“如果把教育当成事业,事业的真谛在于献身;如果把教育当成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如果把教育当成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从一选择上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就应立足于教育,服务于教育,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更能深切体会的一点是,我们的一言一行时时受到学生们的关注。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有次走进教室,还没开始上课,坐在前排的一个学生悄悄跟我说:老师你看起来心情不好。我愣了一下发现是的,的确有些烦心事,我觉得有些羞愧,这么明白的写在脸上,这么明显的就被学生发现了,这样的情绪也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我们的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强烈的模仿性和依赖性,我们的行为都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之前,老师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即使不对既然老师都做了也是可以效仿的。教师就成为了一只标杆,教师身正了不能保证所以的学生都正,但若教师身斜,那么学生肯定正不了,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上梁不一定是家长,更是老师。倘若我们每天抱怨着工作累,苦着一张脸去上课,可想而知我们的`学生们也将会是怎样的情形。他们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去抱怨作业多抱怨书难念,因为他们的老师就是这么抱怨的。

有人说过,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要有火种。不要抱怨,心中时刻闪着自信,认真工作踏实育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幸福的教师。

【篇4】教师演讲稿——幸福的事业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自我调节,做一名幸福快乐的教师。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教师不仅需要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的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自身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这种区别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好的心理素质。

然而,不少调查研究显示:现今教师队伍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心理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的全过程。叶澜老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这样写道:“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完善自己时,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换言之,没有教师队伍心理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学生素质的提高。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提高自己的心里素质水平,从而做一名幸福、快乐的教师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同时难免或多或少地有某种程度的适应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即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疾病。这样对个人、对教育都是有害而无益。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提高自己的心里素质水平,从而成为一名幸福、快乐的教师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不能估计过高,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也不能对自己估计过低,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陷入痛苦之中。这两方面都会使人丧失适合自我发展与成功的机会。我们要学会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自己,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理解带来误差。

人无完人,每个人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要悦纳自我,既要肯定自己的优点,又要接纳自己的缺点,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心境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这样才能永保激情,才会成功而快乐。

其次热爱生活,释放压力。

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过度的工作压力,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压力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释放,来求得心理平衡。教师长期在教学的精神压力下,也需要寻找释放的途径。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和“心”两方面着手。“心”的方面可在适当的环境下找人倾诉,将心中的烦恼向亲朋好友诉说,会使人感到心理轻松。或者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大笑或给自己写日记。“身”的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街购物等,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陶冶自己的性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一颗平和、快乐的心看待一切。

以我自己为例,初进学校那会儿,看到一个班那么多的学生,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爱打又爱闹,真的是不适应,上课没两天,嗓子就哑了,无名火时不时地冒出来,觉得特别的烦躁和无奈。可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

本文来源:http://www.tibetly114.com/yanjianggao/317182/

为您推荐

京ICP备10439331号

CopyRight 1996-2018 www.tibetly114.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档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