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范文网 >入党申请书 > 农民入党申请书 > 中国古代名人的故事_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李闯王的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的故事_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李闯王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1-07-14 来源:农民入党申请书 点击:

【www.tibetly114.com--农民入党申请书】

  李闯王(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一般指李自成(大顺政权建立者)。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李闯王的故事,请大家阅读欣赏。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李闯王的故事

  李闯王的故事

  崇祯皇帝的时候,明王朝的危机达到了极点,后金的铁骑已经践踏到北京城下的大地,陕西又因严重灾荒,官府压迫,引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民众大规模造反。

  陕西米脂县怀远堡有个青年农民李自成,身材高大,臂力过人。小时给财主放过羊,长大后,到银川驿站养过马。他识几个字,善于骑马射箭,讲义气,因此与穷哥们很合得来。在家乡,他因为打抱不平,向财主借债替人交欠税,还不出债,被官府抓起来折磨侮辱。穷哥儿们将他抢了出来放了。他在家乡住不下去,跑到甘肃固原,当了兵。谁知年成不好,饷银也发不出,还要遭到长官的克扣打骂,弊了一肚子火。

  公元1630年,军队调防,行军到陕西金县(今陕西榆林),士兵们要求发饷,带兵官不加安抚,反要殴打带头人。李自成挺身而出,杀了带兵官和金县县令,分了县府的库银,拉起队伍,举起了造反的旗帜。

  当时,陕西已经有好多股造反的农民军,李自成的舅舅、在安塞起兵的高迎祥,势力最强大,自称闯王。公元1631年,高迎祥与老回回、曹操、八金刚、八大王等三十六支造反队伍共二十多万人联合起来,打到山西,声势浩大。李自成就去投靠他,成了赫赫有名的闯将,转战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

  朝廷派出名将卢象昇、陈奇瑜率大兵来围剿。公元1634年,陈奇瑜将高迎祥的军队围困在汉中附近车箱峡中。连续两个月的大雨,使农民军缺少粮草马料,陷入绝境。李自成买通陈奇瑜的部将,假装说要解散队伍,回乡务农,乘陈奇瑜不备,突出了包围。

  崇祯皇帝得到奏报,大发雷霆,撤了陈奇瑜的职,重新调集各省大军围剿。公元1635年,各路农民军共十三家七十二营,会聚在河南荥阳,商议如何打破官军的围剿。各家头领议论纷纷,拿不定主意。

  李自成走到众人面前,慷慨地说:“危急的时候,剩一个人也要拼命,何况我们还有十万大军呢!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分头出击,目标明确,各自为战,成败听其自然。一定会杀开一条血路。”

  话音刚落,响起一片赞成声。会议于是决定,兵分六路,一路杀向四川、湖广,一路杀向陕西,一路控制黄河渡口,一路作机动,策应各方,高迎祥、李自成与张献忠为一路,向东方,杀向皇帝的老家凤阳。

  农民军攻势凶猛,官兵难以抵挡,凤阳城很快被农民军占领,明太祖父母的皇陵,被农民军一把火烧光。崇祯皇帝遭到当头一棒,痛苦得穿起孝衣,跑到祖庙里大哭一场。

  接着,高迎祥回兵陕西。明朝派洪承畴、卢象、孙传庭等大军阻截围剿。公元1636年,高迎祥在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周至)中了官军埋伏,被俘后解到北京处死。从此,李自成被众人推举为新的闯王,带领队伍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部及甘肃一带作战。

  洪承畴和孙传庭都是善于打仗的人,潼关附近,到处是崇山峻岭,巨涧深谷。公元1638年春天,官军在这里埋伏了大批的人马,专等农民军闯进伏击圈。李自成果真中了埋伏,官兵们从四面八方杀出,农民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吃了大亏。虽然英勇拼杀,几万大军终于全军覆没,连李自成自己只有十八个人杀出重围,逃到陕西南部的商洛山中,潜伏下来。

  这时,大部分农民军,都遭到惨重的失败。连张献忠也假装投降,躲避官军的锋芒。明朝政府以为农民军已经平定,就将洪承畴、孙传庭调到抗击清兵的前线,李自成获得一个喘息的时间。

  公元1640年后,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李自成从商洛山中杀出,向河南进军。这时候,河南正发生严重的灾荒,前来投奔队伍的人很多。一天,来了支队伍,为首的年轻人叫李岩(又名李信),一副读书人模样。

  原来李岩是杞县一户有钱人家的公子,但行侠仗义。灾荒中,他带头捐出粮食,救济灾民。官府不但不动员其他有钱人家也捐粮食救灾,反而诬蔑李公子唆使灾民闹事造反,将他捉起来。后来,他被灾民救出,就投奔了闯王。

  李自成的队伍,原来缺乏比较明确的政治目标,有些将士又有流寇习气,有时滥烧滥杀。李岩便向李自成建议,要整顿军队的纪律,不要随便杀人烧房,要减免穷人的田赋税收,以得到各界人士的拥护,才能取得天下。他又编了儿歌“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教孩子们唱,在城乡流传,吸引人们参加闯王的队伍。

  李自成听从了李岩的意见,队伍的纪律比过去严明了,民众对闯王的期望更强烈了,就像久旱的土地盼望大雨一样。他的队伍迅速扩大,不断打胜仗。洛阳被他攻克,明福王朱常洵被他处死,王府的粮食和金银财宝,被分给饥寒交迫的民众。

  李自成不再像过去那样,到处流动作战,而是派兵守卫打下的城池,设立官职,建设起自己的根据地,并提出“剿兵安民”的口号,开始建设农民军的政权了。

  人物评价

  总体评价

  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们容易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

  名人评价

  张廷玉《明史》: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

  明亡首位殉节官员马世奇评价:“今闯、献并负滔天之逆,而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

  时人许重熙在《明季甲乙两年汇略》谓曰:“(李自成追赃助饷)损其奇零,即可代两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慨矣。”

  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吴伟业评价:“闯献同起延绥,扰乱中原,十数载间,卒亡明室。说者以为当时将相异心,剿抚失策所致。然余窃怪此二贼者,心相忌而事若相倚:自成再起,既因房竹所追;献忠复兴,亦藉朱仙兵溃。岂圣王肇造,天必先使若辈为之驱除乎?”

  清朝初期官吏,历史学家谷应泰评价:“彼自成者,非有殊才绝力,不过狡黠善骑射耳。而谋主牛金星、顾君恩辈,则井窥之智也。孽党刘宗敏、白旺等,则瘈犬之猛也。奈何千丈之堤,溃于蚁穴;天府之险,踣于困兽哉!以予论之,假令货贿屏绝,则将必尽材;文法便宜,则权不中制。而又有武侯以兴复自任,晋公以讨贼自效者,即寇虽鸱张,不难一举而扑灭之也。然则颠覆之祸,固当责之庙算欤!”

  清初名臣、名将贾汉复评价:“猛勇有胆略……御众严,号令一,领一军不敢仰视,以故制胜,雄于诸寇。”

  清初名臣张廷玉评价:“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晚清民国学者蔡东藩评价:“李闯为乱十余年,忽盛忽衰,终不得一尺寸土,迨用牛金星、李岩等言,稍稍免杀,而从贼者遂日众。可见豪杰举事,总以得民心为要领,凶狡如李闯,且以稍行仁义,莫之能御,况其上焉者乎?”

  民国学者吕思勉评价:“献忠系粗才,一味好杀,自成则颇有大略。”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评价:“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

  民国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的战友们,特别是丞相牛金星,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

  阮英梓:“名山掩英骨,九宫千古,闯王千古;隽水添胜景,浩气长存,业绩长存。”

  历史学家顾诚评价:“李自成把一生献给了反对阶级压迫和满洲贵族民族征服的革命事业。在他领导下,受尽欺凌压榨的贫苦农民挺起了腰,抬起了头,向腐朽透顶的封建统治进行了勇猛的冲击,在广阔的土地上荡涤了地主阶级的污泥浊水,推翻了以朱由检为头子的明王朝。直到他牺牲时为止,他所领导的大顺军以大无畏的气概,独立地承担了抗清斗争的全部重任,为尔后二十年的抗清斗争揭开了序幕。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起义农民们创建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光照史册,受到后世人们的景仰。”


相关文章:

1.明朝历史名人的故事-闯王李自成

2.关于闯王李自成的上下五千年故事

3.闯王李自成的失败原因

4.李闯王渡黄河的历史故事

本文来源:http://www.tibetly114.com/rudangshenqingshu/113006/

为您推荐

京ICP备10439331号

CopyRight 1996-2018 www.tibetly114.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档范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