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范文网 >实用资料 > 胆小怯懦的意思|教育怯懦胆小的孩子有效方式

胆小怯懦的意思|教育怯懦胆小的孩子有效方式

更新时间:2020-10-10 来源:实用资料 点击:

【www.tibetly114.com--实用资料】

  不少家长面对喜欢退缩、胆小怯懦的孩子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慨心理,但是责骂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那么正确教育治疗孩子的胆小应该怎么做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教育怯懦胆小的孩子有效方式

  教育怯懦胆小孩子的方法

  对怯懦胆小儿童的治疗,要在提高儿童对自己的评价的基础上,消除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的局促不安和在新的环境中的紧张恐惧心情。

  (1) 为了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必须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有必须在能承认他们独立行动权利的环境中才能逐步增强,特别是对那些A、B 型的怯懦胆小儿童,由于他们在家历来没有养成独立行动的习惯,治疗他们的第一步就是要求父母在家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根据他们的年龄大小,尽量不要对他们指手画脚、越俎代庖。对受溺爱的儿童应改变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态度,培养他们控制欲望的能力。

  但是,儿童的年龄越大,在家里养尊处优的时间越长,儿童对家庭成员溺爱自己的印象就越深,即使家庭成员现在改变了溺爱的态度,他们也很难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而家庭成员要真正改变孩子的养育态度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家长与孩子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常常会旷日持久地坚持下去。但是,如果我们热情指导,家长又密切配合的话,就能逐渐培养或提高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一改过去怯懦胆小的表现。

  可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配合,我们的建议和努力就只能是一相情愿,改变儿童的目标就会成泡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努力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坚持与家长的积极配合,不放弃改变儿童的每一线希望。

  (2)对怯懦胆小的儿童运用集体疗法效果也比较好。比如,让他们到那些人数较少的伙伴群中去,与小伙伴们无拘无束地尽情玩耍,他们局促不安的情绪就会在玩耍中逐渐消失。与此同时,我们要提醒孩子的父母,在家里一定要避免对孩子指手画脚,横加干涉;或者过分保护和爱护孩子,否则对孩子运用集体疗法就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对经常干涉、禁止孩子独立行动,动不动就斥责批评孩子的父母,应劝告他们减少或停止对孩子的一切干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家长要养成耐心听取孩子意见的习惯。如果父母中的一方突然对孩子发脾气,或因情绪不好拿孩子出气,那么父母应共同找出原因,努力想法克服,避免类似事情再度发生。我们发现,对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在很多时候,与其想方设法去治疗孩子的身心疾病,还不如对家长就养育孩子的态度认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在这方面甚至有的家长自身就需要接受某种精神治疗,当然后者常常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工作。

  在对家长做工作的同时,我们可以用游戏疗法来改善儿童的怯懦胆小症状。比如为他们准备好玩具、连环画、胶泥等,创造一个使他们自己去玩耍、学习的环境,尽量鼓励、支持他们的独立行动,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去玩耍。通过让孩子在游戏室、小院、小游泳池等场所尽情嬉戏、打闹和玩耍,就能不知不觉地增强儿童的勇气和自信心,使怯懦胆小的症状得到改善。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患者,我们可以经常给他们进行精神卫生指导,或者把他们编入有丰富经验的班主任的班上。

  (3) 在家庭成员中如果有非常怯懦胆小的大人,我们应向家庭成员建议对他进行应当的治疗。当然要改变一个大人的异常精神状态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发挥他们积极性、主动性的良好家庭环境。比如,一般儿童都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这是为了显示他们的胆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经常有保护地组织他们玩一些可以锻炼胆量的活动,这样就可以逐渐增强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的勇气。另外,教他们玩爬杆的游戏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还有,让他们学习掌握一些文化方面的技艺,也是锻炼胆量,使他们能出得众的好方法。比如让他们学习小提琴,学习唱歌,并鼓励他们登台表演等等。当然,刚开始他们往往表现不佳,对此我们决不能笑话或奚落他们,而且要绝对避免急于求成,强迫他们练习的情况发生。所以最好应在能充分理解儿童心理的老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当儿童逐渐取得进步时,就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他们在一件事情上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就会在其它方面增强大胆一试的信心和决心。

  在学龄期的儿童中有不少的学生,常常因怯懦胆小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进而招致父母和老师的训斥。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父母责备孩子:“明明会做的题为什么要出错?!”“不要这样死气沉沉!”老师则常对孩子的父母说“你们这个孩子总是没有积极性”“你们的孩子说话总是含含糊糊”等等。有的父母听到老师这类反映后会火上加油,加倍批评孩子,其结果是使孩子更加感到自卑,丧失积极向上、克服困难的勇气。因此当一个班上有孩子总是战战兢兢、缺乏勇气和胆量时,老师应该认真分析他们怯懦胆小的原因,如果这中间有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的原因,就必须与他们的父母交换意见,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必须指出的是,即使在那些看起来怯懦胆小的儿童身上,我们仍然能发现他们好的一面。比如他们在回答老师和大人提出的问题时,总是经过一番思考后再认真地加以回答。而那些反映敏捷的儿童,他们虽然能踊跃举手活动问题,但是其中也有不少未经考虑就仓促回答,结果往往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相反,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畏畏缩缩的儿童却能比较全面地、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如果老师把他们的表现称之为怯懦胆小,并要求他们“不要那么死气沉沉!”,就反而会使他们更加紧张,不能冷静深入地思考问题。因此,对这种儿童我们要抱充分理解的态度,发挥他们遇事能冷静思考、深入观察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给他们以经常的热情指导,一有机会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成绩后又对他们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彰。但是对这种儿童不宜操之过急,应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发挥特长的勇气。当这种儿童的能力和特点在班集体中得到承认后,他们就会变得积极活跃起来。

  最后,在治疗那些因心藏隐秘,不愿向父母和老师吐露心中真情而产生的怯懦胆小的儿童时,我们必须给他们一吐为快的机会。这时,我们就应该考虑通过孩子本人的好朋友或其它长辈与他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或者通过其它非班主任老师给孩子做工作,帮他从苦闷中解脱出来。为此,老师之间要经常互相通气,同心协力,消除同事之间的隔阂,以拯救帮助孩子的大局为重,这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不过,我们决不要开门见山地要求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不好讲给大人听的事情?给我们讲来听听!”这是因为只有当儿童认为能得到对方理解,也就是可以值得他信赖时,他才会向对方吐露真情。如果父母和老师能成为儿童吐露真情的对象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大多数儿童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胆小孩子的类型

  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我认为把“怯懦胆小儿童”分为三种类型比较合适。一种类型是由于家庭成员对孩子干预过多,孩子受大人的“好孩子”标准的影响,周围环境的抑制,为迎合大人的要求,因而不能自由发言,独立行事。这实际上是大人行为在儿童身上的投影,他们的行为对适应社会是可行的,但对儿童独立性的发展却会造成障碍,产生消极的影响。我把这种称C型。第二类型是由于孩子在家里受家庭成员的溺爱和过度保护,当他们走出家门后就会失去依赖,丧失行动的自信心。加之社会对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不能认同,他们就只得躲进“温暖”的家庭,成为“怯懦胆小”的儿童。这种儿童由于在家里能随心所欲,有的会变成“小暴君” 成为所谓“在家是英雄,出门是狗熊”的“窝里横”儿童。我把这种类型称为B型。第三种类型是由于过去很少与同伴一起玩,对好玩的事情很感兴趣,只要有谁邀约就会立即响应合作,即所谓喜欢自寻欢乐的儿童。这种儿童大多生活在父母为双职工的家庭,而且平时有没有邻居同伴与他们一起玩。这种类型我把它定A型。当然在这三种类型之间还存在混合型,在此就不细分了。

  上述研究结果中,对产生异常行为的原因与异常行为之间的关系还有许多值得研究。为此,被大人所称赞的“好孩子”的价值观,究竟在儿童发展的哪一个阶段能为儿童所接受;在受家庭成员溺爱的儿童有的成为“懦弱胆小”的孩子,有的却成为爱打架斗殴的孩子。这两种变化结果又是怎样形成的,等等。

  孩子怯懦的原因

  记者就孩子胆小的问题咨询了一些家长和儿童心理专家的意见,总结出孩子胆小的四大原因,家长们不妨对照孩子的表现,找找孩子胆小的症结。

  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原因之一。如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对这宝贝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这种情况在大城市更加严重。在大城市,家长还会时常灌输给孩子所谓的“安全意识”,比如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太危险”,甚至有些家长用恐吓的语气来教育孩子,这些意识在孩子脑子中落地生根,便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是安全的,其他地方都不安全。因此当孩子离开了家,便会出现害怕、退缩等表现。

  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心理咨询师曾建军认为,触觉学习不足也是孩子胆小怕生的原因。3岁之前的宝宝正是需要父母尤其是与母亲多进行亲密接触的年龄段,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来说,宝宝都需要和妈妈多进行“肌肤之亲”,这样宝宝才不会产生“皮肤饥饿”,也有利于宝宝的触觉学习。

  不过,如今许多孩子往往是非母乳喂养的,加上在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工作太忙,总是由老人家、保姆帮着带,没有太多时间照看孩子,因此造成了孩子触觉学习不足。据了解,触觉学习不足会引发大脑分辨能力差,令孩子对外界的刺激不是太迟钝,便是太敏感。触觉学习不足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害羞、粘人、怕生、情绪不安等,还可能产生挑食、偏食、咬人、自伤等行为,严重的话更会出现自闭现象。

  在采访中,许多家长总结,孩子出现怕生胆小的现象,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家长说,他们在单独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发现,孩子常会告诉家长自己害怕,但具体害怕什么,孩子自己也说不出来。从这个方面来说,孩子的确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才会有胆小的表现。

  一位幼儿园的林婷老师告诉记者,幼儿园的小朋友普遍存在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情绪,在家之外的环境中就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林老师说,这些孩子从小就经常被迫与父母分离,或是被送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或是白天由保姆带,每到和父母分离的时候,孩子都会哭闹,长此以往,孩子内心就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孩子胆小,天生个性内向是基本原因。据了解,许多孩子天生的气质就是属于内向怕羞型,这也决定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胆小的表现。

  曾建军老师告诉记者,其实孩子胆小的“天生个性”差异还很可能和孩子的出生方式有关,如今剖腹产的孩子多,孩子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所以长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触觉敏感,并产生害怕和别人接触的现象。

本文来源:http://www.tibetly114.com/content/86933/

为您推荐

京ICP备10439331号

CopyRight 1996-2018 www.tibetly114.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档范文网 版权所有